■ 本報記者 林金彥
春意漸濃,農時催人。在魯西平原的廣袤田野上,處處都是動人的忙碌景象。
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。我市糧食年產量連續(xù)多年穩(wěn)在110億斤以上,是全省重要糧食生產基地。從智慧農機馳騁沃野到“田保姆”服務到戶,從“云上春管”精準施策到基礎設施提檔升級,聊城這座“魯西糧倉”正以“滿格狀態(tài)”奏響春耕進行曲。
技術賦能,小麥春管精準發(fā)力
3月4日,在東昌府區(qū)辛王順豐家庭農場,千畝麥田在暖陽的照射下茁壯成長。前幾天,剛剛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為麥田噴施了葉面肥。“最近幾年種植效益還不錯。去年我又流轉了4000畝,全種上了小麥。”農場負責人王偉說。
為提升土地管理水平,王偉近幾年累計購入農機具30余臺套,引入滴灌技術,讓農場的小麥、玉米、大豆生產實現(xiàn)了全程機械化。“我們積極探索‘雙晚’等種植新技術應用,對夏玉米適時晚收、冬小麥適時晚播。去年12月份,新流轉的土地全部澆上了越冬水,提前進行保墑提溫。”王偉說。
記者從市農業(yè)部門獲悉,去年通過推廣“雙晚”技術,全市677萬畝小麥實現(xiàn)足墑播種,一二類苗占比穩(wěn)定在90%以上。去年10—11月,受氣溫偏高影響,部分播種相對偏早、播量偏大地塊出現(xiàn)旺長趨勢。我市及時下發(fā)《切實抓好小麥田間管理控旺長促壯苗保安全越冬的通知》,指導各縣(市、區(qū))因苗因地、因墑因時開展鎮(zhèn)壓及化控,121萬畝麥田完成機械化鎮(zhèn)壓,5萬畝采用智能滴灌系統(tǒng)精準控旺,有效保障了小麥安全越冬,夯實了全市夏糧基礎。
物資先行,春耕保障底氣十足
備足“糧草”好種田。最近幾天,陽谷縣安樂鎮(zhèn)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中心十分忙碌,一輛輛滿載化肥的運輸車從這里出發(fā),將化肥、農藥等春耕物資送到村民家門口。“現(xiàn)在買化肥就找服務中心,送貨上門,質量有保障,每袋還便宜。”服務中心負責人劉貴學說。
面對農資、農機市場需求量持續(xù)走高等情況,我市加強農資調儲供應,全力確保春耕生產開好局、起好步。從總量看,目前全市春耕備耕物資供應充足、保障有力。全市化肥總資源19.2萬噸、農藥總資源667.5噸、種子總資源8148.5噸,均大于總需求數(shù)量。更讓農戶安心的是,全市4400臺深松整地機完成檢修調試,70余臺高性能播種機投入春播作業(yè)。“我們實施農業(yè)生產社會化服務,通過生產全托管‘智慧管家’,實現(xiàn)自營土地畝均年增產100公斤、村集體年增收500元。”安樂鎮(zhèn)黨委書記王太敬說。
基礎攻堅,高標準農田顯成效
春耕春灌正當時,在茌平區(qū)馮官屯鎮(zhèn),縱橫交錯的地下管網(wǎng)正將黃河水引入麥田。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,全市平均降水量明顯偏少,加之整體氣溫較常年偏高,部分冬前小麥播種墑情不足,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干旱。面對旱情發(fā)展趨勢,去年建成的40.6萬畝高標準農田成為抗旱“主力軍”。近期降水也對旱情有極大緩解。
2024年,全市積極爭取高標準農田項目40.6萬畝。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,項目區(qū)基本達到“土地平整、集中連片、設施完善、農電配套”的標準,進一步補齊了農田基礎設施短板。
近期,全市將開展4.88萬畝麥田的病蟲害防治工作,通過統(tǒng)一采購農藥、統(tǒng)一調度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,全力護航夏糧生產,為全年糧食豐產穩(wěn)產奠定堅實基礎。
2025-03-13 16:09:19
2025-03-13 15:18:53
2025-03-13 10:36:26
2025-02-13 10:19:29
2025-01-03 09:12:18
2025-01-03 09:11:38
聊城新聞網(wǎng) 2006-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iufei@lcxw.cn